科普特应性皮炎的二三事


浙江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www.xianmeng.net.cn/fengshang/xinchao/870.html
春季多风,空气干燥,是皮炎的好发季节。经常有患者苦恼自己从记事起就开始反反复复皮肤瘙痒难忍,有时甚至会有渗出流水,让人尴尬无比;久治不愈,令人十分抑郁。对此,你应该提高警惕,这或许不是普通的皮炎,而是特应性皮炎。什么是特应性皮炎呢?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也称“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与遗传过敏有关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多形性皮损伴渗出倾向,有剧烈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常伴发哮喘,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发病与什么因素关系密切呢?本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并通过免疫途径介导该病的发生发展。那都叫特应性皮炎,我现在的皮炎怎么和小时候长得不一样呢?特应性皮炎呈慢性经过,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最基本的特征是皮肤干燥、慢性湿疹样皮损和明显瘙痒,通常可分为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成人期、老年期。婴儿期:皮损多分布于两颊、额部和头皮,皮疹以急性湿疹表现为主,后逐渐蔓延至四肢伸侧。儿童期:多由婴儿期演变而来,也可不经过婴儿期而发生,多发生于面颈、肘窝、腘窝和小腿伸侧,皮损往往呈慢性期表现,皮疹往往干燥肥厚,有明显苔藓样变。青年成人期:皮损与儿童期类似,也以慢性皮炎为主,主要发生在肘窝、腘窝、颈前等部位,也可发生于躯干、四肢、面部、手部,大部分呈干燥、肥厚性皮炎损害,部分患者也可表现为痒疹样。老年期:是近几年来逐渐被重视的一个特殊类型,男性多于女性,皮疹通常严重而泛发,甚至出现红皮病。那怎么确定我的皮炎就是特应性皮炎呢?关于特应性皮炎,我们已经进行了很多年的研究,也有许多规范化的诊断标准,比如Williams诊断标准,在过去数年中应用较广,还有张建中教授等提出的中国AD诊断标准,推荐用于成人/青少年AD的诊断,称为张氏诊断标准。Williams标准(主要标准:皮肤瘙痒;次要标准:①屈侧受累史,包括肘窝、腘窝、踝前、颈部(10岁以下儿童包括颊部皮疹);②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史(或在4岁以下儿童的一级亲属中有特应性疾病史);③近年来全身皮肤干燥史;④有屈侧湿疹(4岁以下儿童面颊部/前额和四肢伸侧湿疹);⑤2岁前发病(适用于4岁患者)。确定诊断:主要标准+3条或3条以上次要标准)张氏诊断标准(中国AD诊断标准):①病程超过6个月的对称性湿疹;②特应性个人史和/或家族史(包括湿疹、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等);③血清总IgE升高和/或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和/或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2级或2级以上阳性)。符合第1条,另外加第2条或第3条中的任何1条即可诊断AD。得了特应性皮炎,我该怎么办呢?

由于特应性皮炎主要与遗传因素及外界环境密切相关,故其治疗的目的主要针对于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消除诱发及加重因素,减少和预防复发。正规和良好的治疗及疾病管理可使特应性皮炎症状完全消退或显著改善,可提高生活质量。所以一定要规范化治疗,不能因为久治不愈就丧失信心,以致发生其他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

目前的治疗是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具体包括:

基础治疗:健康教育,使用保湿润肤剂,寻找并避免或回避诱发因素(非特异因素、过敏原回避等)。轻度患者:根据皮损及部位选择糖皮质激素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吡美莫司等)治疗,必要时口服抗组胺药治疗合并症(过敏症如荨麻疹、过敏性鼻炎)或止痒;若合并感染时可外用或口服抗生素治疗。中度患者:根据皮损及部位选择糖皮质激素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控制症状,必要时药水湿包治疗控制急性症状;糖皮质激素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主动维持治疗,光疗(NB-UVB或UVA)治疗。重度患者:住院治疗,系统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甲氨蝶呤、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短期用糖皮质激素(控制急性严重顽固性皮损),生物制剂(如Dupilumab),光疗(UVA或NB-UVB)治疗。对于特应性皮炎,基础治疗及预防很重要,包括特应性皮炎症状完全改善后,仍需要日常进行基础护理,以保证皮肤屏障功能处于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

[2]张学军,陆洪光,高兴华等.《皮肤性病学》(第八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源于参考文献及网络,文中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作者简介:

牛旭平,山西医科医院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医科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年医院进修学习。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优秀人才,山西省医学会第十届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医学分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总干事,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医学分会皮肤性病学青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课题1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著14篇。获得山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中国医科大学在读博士,师从中国医院皮肤科吴严教授。

吴严:女,中国医院皮肤科博士生导师、教授、主任医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美容皮肤病学、激光/光免疫皮肤病学。兼任医学参考报皮肤病与性病学频道编辑部主任,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色素病工作组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整形美容分会委员、激光协作组副组长,中国面部整形与重建外科学会激光专会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医学美学设计与咨询分会常务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皮肤专委会白癜风学组常务委员,辽宁省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辽宁省免疫学会免疫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辽宁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委员兼秘书、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

吴严教授




转载请注明:http://www.fkwih.com/zzgs/1399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