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师重点外科护理学之骨科病人的一般护


11月9日

第三篇外科护理学

第四十一章骨科病人的一般护理

第一节牵引术与护理

1.适应证

(1)折、关节脱位的复位及维持复位后的稳定。

(2)挛缩畸形的矫正治疗和预防。

(3)炎症肢体的制动和抬高。

(4)骨、关节疾病治疗前准备:解除肌痉挛。

(5)防止病理性骨折。

2.护理措施

(l)皮牵引

1)胶布牵引:在骨隆突处加衬垫,防止局部压迫。

2)海绵带牵引:骨突处垫以棉花或纱布。皮牵引重量一般为体重的1/10。

(2)骨牵引:下肢牵引重量一般是体重的1/7~l/lO。

(3)兜带牵引

1)枕颌带牵引:常用于颈椎疾病等。牵引重量一般不超过5kg。

2)骨盆牵引:常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3)骨盆悬吊牵引:常用于骨盆骨折的复位与固定。

(4)保持有效牵引:颅骨牵引时,应抬高床头;下肢牵引时,应抬高床尾15~30cm。

(5)维持有效血液循环。

(5)预防感染:每日用75%乙醇消毒穿针处,以防感染。

(6)避免过度牵引:每日测量牵引肢体的长度。

(7)预防并发症:足下垂;压疮;坠积性肺炎;便秘;血栓性静脉炎。

第二节石膏绷带术与护理

1.石膏绷带术:常用的石膏类型可分为石膏托、石膏夹板、石膏管形、躯干石膏及特殊类型石膏等。

2.护理措施

(1)操作中配合

1)取关节功能位。

2)石膏包扎:一般包5~7层,绷带边缘、关节常多包2~3层。

3)四肢石膏绷带应露出手指或足趾,以便观察肢体末端血液循环、感觉和运动。

4)不可用手指压迫石膏表面,以防局部向内凹陷。

(2)操作后的护理

1)石膏从硬固到完全干固需24~72小时。

2)搬运:用手掌平托石膏固定的肢体。

3)体位:卧硬板床,用软枕妥善垫好石膏。术后8小时内病人勿翻身。

4)病情观察:注意评估“5P”征:疼痛、苍白、感觉异常、麻痹及脉搏消失。

5)石膏综合征:躯体石膏固定的病人有无持续恶心,反复呕吐,腹胀及腹痛等表现。

6)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病人将异物放入石膏内、搔抓石膏下皮肤和将石膏内衬垫取出。

7)石膏切开及更换:肢体肿胀时,为防止血管和神经受压,可将石膏切开。

8)预防并发症:缺血性肌挛缩或肢体坏死、压疮、坠积性肺炎、失用性骨质疏松及化脓性皮炎等。

9)功能锻炼:每日坚持主动和被动活动。

第三节功能锻炼

1.目的: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骨质疏松;促进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

2.护理

(1)初期:伤后1?2周,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防止失用综合征。以肌肉等长舒缩运动为主。

(2)中期:伤后2~3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

(3)后期:伤后6~8周,加强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的锻炼。

(4)功能锻炼方法:被动运动(完全依靠外力)、主动运动(功能锻炼的主要方法)、助力运动(外力协助)、手法治疗。

阿虎医学









































白癜风如何治疗比较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fkwih.com/zlff/524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