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味中药白屈菜


白癜风康复宝典 https://m.39.net/pf/a_4621488.html

中药白屈菜是罂粟科植物白屈菜的带花全草。中医认为白屈菜有理气止痛,止咳解毒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山黄连、土黄连、牛金花、八步紧、断肠草[北京]。

来源产地

本品为罂粟科植物白屈菜的带花全草。产于东北、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江苏、江西、浙江等地。

采收炮制

5~7月开花时采收地上部分,置通风处干燥。

性状性味

根呈圆锥状,多有分枝,密生须根。茎干瘪中空,表面黄绿色,有白粉。叶互生,多皱缩、破碎,完整者一至二回羽状分裂,裂片近对生,先端钝,边缘具不整齐的缺刻;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绿灰色,具白色柔毛,脉上尤多。花瓣4片,卵圆形,黄色,雄蕊多数,雌蕊1个。朔果细圆柱形;种子多数,卵形,细小,黑色。气微,味微苦。

苦、辛,寒;有毒。入脾、胃、肺经。

功效

理气止痛,止咳,利水消肿,解疮毒。

本品苦泄辛行寒清热,行脾胃气滑而止痛,理肺气而止咳,脾肺气畅则水肿消,湿热除则疮毒解。故有理气止痛、止咳、利水消肿、解疮毒之效。

用于胃炎,胃溃疡,腹痛,肠炎,痢疾,黄疸,慢性气管炎,百日咳;外用治水田皮炎,毒虫咬伤。

应用

1.理气止痛,用于脘腹痛疼。治湿热内阻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痛疼或兼呕吐,泻痢等,可单用水煎服,也可配陈皮、厚朴等同用。现作为镇痛解痉剂用于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肠炎等因胃肠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疼痛,可与地榆制成干浸膏粉内服。

2.止咳,用于咳嗽。治热痰咳嗽、肺热咳嗽,单用煎服有效,也可配贝母、黄芩等。

3.利水消肿,用于腹水肿胀、黄疸。治湿热内蕴之水肿、黄疸,可配蒲公英、商陆、茵陈等同用。

4.解疮毒,用于疮肿疥癣、蛇虫咬伤。鲜品捣敷或制质浸膏徐患处。

5.治百日咳,用白屈菜制成%糖浆内服,治疗例,治愈例,好转例,有效率为94.2%。

6.治慢性气臂灸。用白屈菜、生甘草(10:1)水煎浓汁(每mL含药12g)口服洽疗漫性气管炎34例,近期控制7例,显效15例。

7.治青年扁平疣。取新白屈菜榨汁外涂,治18例,治愈4例,显效3例,有效4例。




转载请注明:http://www.fkwih.com/zlff/1548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