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诊治愈顽固皮炎


青竹中医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医路漫漫青竹相伴。来源|青竹医社

导读

本文作者出身中医世家,自幼跟随家中长辈学习中医,长大后跟随全国名老中医李祥舒等名老中医学习,熟读中医经典古籍,著有《圆机活法》,让我一起学习一下作者治疗面部红斑的医案,相信一定大有收获。

某女,39岁,三年前使用某品牌过期护肤品后面部出现红斑,伴丘疹。医院治疗,曾外用激素,停药复发;美国、日本治疗,药物具体成分不详,无效或停药复发;中医治疗半年,乏效,部分处方如下:麸炒苍术10g陈皮10g清半夏9g竹茹15g醋鸡内金10g金钱草15g生姜6g玫瑰花10g月季花10g凌霄花10g生槐花15g金银花15g当归10g连翘15g赤小豆10g土贝母10g泽泻10g全蝎6g青蒿10g水牛角30g炒僵蚕10g蝉蜕6g片姜黄10g生石膏15g金银花20g凌霄花10g玫瑰花10g白花蛇舌草10g连翘9g赤小豆10g牡丹皮10g赤芍10g当归10g土贝母10g浙贝母10g陈皮10g清半夏9g桂枝10g白芍10g巴戟天10g生姜6g青蒿10g地骨皮10g枇杷叶10g生侧柏叶10g金银花15g月季花15g白茅根15g玫瑰花10g苍术10g白术10g茯苓20g陈皮10g半夏9g枳壳10g生薏苡仁15g附子10g黄芪10g砂仁10g香附10g焦神曲10g连翘15g黄芩10g地黄15g牡丹皮15g赤芍15g白鲜皮15g甘草6g生薏苡仁15g茯苓皮15g水牛角30g泽泻10g车前子15g紫花地丁15g枳壳10g笔者见此部分处方,或从湿热论治,或从风热论治,虽偶有配伍热药,但总体寒凉。此刻已进初伏,患者仍着厚衣,恶空调,自诉产后一直怕冷,其母亦怕冷。纳眠可,二便尚调,大便偶溏;急躁,焦虑;乳腺增生病史(0.4*0.2cm),经期偶有腹痛。舌黯、齿痕明显,脉弱,双手尺部沉微不起,右手尤甚。予:附片18g干姜9g葱白30g菊花30g肉桂9g生黄芪30g患者恶寒多年,又服寒药半年,笔者拟反其道而行之。笔者认为,患者的面部红斑为阴盛戴阳,应予四逆汤类温里剂治之,《伤寒论》第条的通脉四逆汤证有“其人面色赤”,白通汤去甘草、加葱白,被认为是治疗阴盛戴阳证的主方。又《杂病源流犀烛》云:“面戴阳症,一因浮火所冲,一因阳气怫郁于表,一因下虚。”故笔者以白通汤为主方,加菊花助葱白以散表热,肉桂助附子、干姜温里,且引火归元,黄芪益卫固表、补气升阳。二诊,红斑明显减轻,但遇热时仍会加重,予:附片12g干姜9g荆芥穗30g菊花30g肉桂6g生黄芪30g醋鳖甲30g灵芝30g患者反映葱味难以接受,故以荆芥穗代替,且芥穗质轻,透散邪气之功更胜,微温不烈,药性和缓;鳖甲滋阴潜阳、清虚热、软坚散结;至于加入灵芝一味,一来取其养神之效,二来根据现代研究,取其提高免疫作用。三诊,红斑进一步消退,予:附子12g肉桂3g防风30g菊花30g生黄芪30g灵芝24g玫瑰花12g凌霄花12g本次易荆芥为防风,与黄芪组成玉屏风散,加玫瑰花、凌霄花,从气、血两个层面促进局部循环,有助于透邪外出。凌霄花是我在皮科跟诊时常用的活血药,可以很好地作用于皮肤。菊花、玫瑰花、凌霄花三花相伍,颇有已故皮科泰斗赵炳南先生治疗面部皮炎的凉血五花汤之意,凉血五花汤虽云“凉血”,但方中野菊花微寒、凌霄花寒、鸡冠花凉,而玫瑰花和红花都是温药,可见凉血未必都是寒药。这是我近期印象较深的医案,患者病程较长,多方求医,其中不乏权威专家,且笔者以温里剂为主方,与之前诸位专家的方案大相径庭,背负着一定的风险。但笔者坚持自己的辨证,用药精准,平均不超八味,最终取得了可喜的结果。

▼往期回顾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御用客服

▼版权申明

作者/田耿排版/万重山校对/青竹学术部本文由青竹医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转载文章,请联系客服()进行授权转载。转载文章格式要求,请在后台回复关键词查看。

戳阅读原文参与投稿

▼10万稿酬等你来拿

如果喜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kwih.com/jbjj/1390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