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我们都知道春季是孩子过敏的高发季节,这真的让很多妈妈苦不堪言。后台就有妈妈留言,说自己家宝宝牛奶蛋白过敏,吃了2个月的益生菌BB-12,孩子湿疹依旧反反复复,问道是不是益生菌对宝宝过敏没有效果?到底有没有必要吃呢?其实对于过敏宝宝的调理,目前很火热的就是益生菌,很多家长也是病急乱投医!那么是不是随便一个菌株都能够缓解孩子过敏症状?是不是孩子症状不缓解就是无效呢?那么,请耐心听小编娓娓道来!益生菌BB-12的故事提起动物双歧杆菌BB-12,我们便想到了很多头衔,像人体肠道保护神、临床文献最多的菌株、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株等等,它也以缓解宝宝便秘,急性腹泻而闻名,被宝妈们所热爱。BB-12的保健作用已经在胃肠健康和免疫功能的许多临床研究中得到了验证。[1]临床研究证明BB-12通过胃肠道可以存活,并能维持健康的胃肠道菌群,缓解便秘。研究已经表明BB-12能够改善肠道功能,防止腹泻,并能减少抗生素治疗的副作用,例如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在免疫功能方面,临床研究表明BB-12会提高机体对常见呼吸道感染的抵抗力,同时降低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那么,它究竟适不适合用来缓解过敏症状呢?其实动物双歧杆菌BB-12临床验证上确实有缓解湿疹的文献,但是其研究多数与鼠李糖乳杆菌LGG一起进行研究,而我们知道LGG缓解过敏的效果是临床验证有效的,因此此研究并不能突出益生菌BB-12对于过敏的显著作用,意味着BB-12缓解过敏的效果可能不如其在肠道作用明显。益生菌缓解过敏的作用机理?许多的横断面研究证实了过敏性疾病患儿存在肠道菌群紊乱。过敏动物模型研究显示,益生菌能够通过诱导调节性T细胞产生,降低过敏原特异性IgE和Th2细胞因子分泌,减轻靶器官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过敏性炎性反应,从而改善过敏表现。益生菌可降低血浆中致炎因子IL-2,IL-4,IL-10,ECP,TNF-a水平,其作用机制是:恢复小肠黏膜保护屏障功能、破坏食物中抗原、调节肠道菌群与功能、刺激机体免疫应答。因此益生菌在防治湿疹、鼻炎、胃肠过敏、食物过敏、哮喘等过敏反应方面有一定作用。其实在婴幼儿可用的七大菌株中,对于孩子过敏效果比较突出的菌株是鼠李糖乳杆菌LGG,鼠李糖乳杆菌HN,及短双歧杆菌M-16V。
益生菌预防过敏的作用机理?
人体免疫系统有两种免疫应答,即Th1和Th2,在胎儿期保持平衡。但是新生儿在出生时都表现为Th2倾向的过敏原特异性反应;正常情况下,出生后Th2反应被逐渐成熟的Th1反应所限制;但是当宝宝过早食用奶粉,过早添加辅食或使用抗生素,使得免疫不平衡增加,产生过敏性疾病。宝宝出生后增强Th1的优势和/或削弱Th2优势,有利于减低过敏的发生;因此宝宝免疫系统早期训练、益生菌、适当比例DHA/ARA有助于削弱Th2优势,预防过敏。不同过敏性疾病该如何选择菌株?1.对于婴幼儿食物过敏,建议首选鼠李糖乳杆菌LGG.在宝宝生命初期,最常见的过敏就是食物过敏,尤其是牛奶蛋白过敏。而鼠李糖乳杆菌LGG可以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的结构抑制引起食物过敏源的增加。肠道中LGG的增加有助于增加肠道短链脂肪酸特别是丁酸的产量。有文献证明短链脂肪酸中的丁酸能够调节肠道上皮细胞的屏障功能。因此LGG能够增加宝宝胃肠道屏障功能,调节菌群平衡,这就是其缓解食物过敏的主要机理。
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口服鼠李糖乳杆菌(LGG)能够降低Th2免疫反应,如高反应性评分和血清中全牛奶蛋白(CMP)特异性IgG1抗体,而促进产生Th1免疫反应包括增加干扰素-y(IFN-y)和CMP特异性IgG2a抗体。
值得注意的是,美赞臣的深度水解奶粉中特别添加了鼠李糖乳杆菌LGG,我们知道深度水解婴幼儿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针对于牛奶蛋白过敏宝宝作为饮食替代的食物。说明LGG(鼠李糖乳杆菌)针对于过敏宝宝的是安全可靠性。2、治疗宝宝过敏性湿疹:建议鼠李糖乳杆菌LGG\HN及短双歧杆菌M-16V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可以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成和调节机体免疫力,益生菌可能影响机体Th1/Th2平衡状态而治疗湿疹。研究发现,菌落形式和制剂形式的鼠李糖乳杆菌对湿疹均有效。关于益生菌对湿疹的作用研究报道最早是年,ErikaIsolauri在一项关于27例4-6个月大患儿湿疹的临床试验中发现,服用乳双歧杆菌或者鼠李糖乳杆菌能有效调节湿疹引起的免疫炎症反应。[3]同年作者进一步研究发现鼠李糖乳杆菌可以诱导患儿白介素-10增加,从而调节湿疹引起的免疫炎症反应,这一发现为治疗婴幼儿湿疹提供了新思路,此后不断有研究表明益生菌对婴幼儿湿疹有明显的治疗作用。[4]年,Rosenfeldt首次采用益生菌合用,发现鼠李糖乳杆菌和乳杆菌有助于改善婴幼儿湿疹、降低患儿lgE水平和皮肤划痕实验阳性率。[5]医院选取17医院确定牛奶过敏和特异性皮炎的宝宝,进行为期3个月的临床,试验组服用1个月,对照组全程不接触含益生菌的食物。实验结果表明,服用短双歧杆菌M-16V的宝宝,其湿疹/过敏性皮炎状均显著得到改善。[6]综上所述,大量临床和动物研究均表明益生菌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婴幼儿湿疹,有望成为治疗或辅助治疗湿疹新的手段。2、针对于过敏性鼻炎建议使用鼠李糖乳杆菌LGG及HN对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的辅助治疗研究也有报道,但例数比较少,结果存在差异,初步的结果提示,鼠李糖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制剂对缓解过敏性鼻炎症状有一定的作用。过敏性鼻炎是具有过敏性体质的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鼻黏膜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机体对各种变应原的免疫应答向Th2型偏移,即Th1型细胞反应受到抑制,Th2型细胞反应增强。Th1细胞分泌的IFN-y及IL-12减少,相反Th2细胞分泌的IL-3、IL-4和IL-5等增多,刺激B细胞产生IgE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活化、增殖及释放各种促炎性介质,引起打喷嚏、鼻痒、鼻分泌亢进和鼻阻等症状。成医院黄石等[7]探讨鼠李糖乳杆菌对卵清蛋白诱导过敏性鼻炎小鼠模型的免疫调节作用,发现LGG能通过抑制Th2细胞反应及增强CD4+CD25+T细胞活性发挥抗过敏作用。在一项包含对母婴的随机对照实验中发现,孕妇膳食补充鼠李糖乳杆菌HN,婴儿从出生开始到2岁也补充鼠李糖乳杆菌HN,显著降低了婴儿湿疹的发生风险。随后两年跟踪发现,服用鼠李糖乳杆菌HN孩子的湿疹与过敏性鼻炎明显减低,但是对于哮喘无效。3、短双歧杆菌M-16V具有缓解过敏性哮喘作用短双歧杆菌M-16能够调节宿主免疫,抑制炎症,缓解过敏。短双歧杆菌M-16可干预促进肠上皮细胞表达Galectin-9,增加血清中galectin-9的含量,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促进肠系膜淋巴结和外周血中Th1和Treg细胞分化,抑制过敏。选取90名小于7月龄的有过敏性皮炎症状的婴儿进行短双歧杆菌M-16V和低聚乳果糖强化配方粉为期12周的喂养试验。发现短双歧杆菌M-16V干预显著降低“频繁哮喘”及“呼吸作响的发生率,分别降低了20.3%和28%,同时哮喘药物使用降低了20.1%。[8]预防宝宝过敏合适的菌株?鼠李糖乳杆菌HN及LGG改善婴幼儿免疫,具有降低过敏性疾病发生风险。位新西兰惠林顿及奥克兰地区的孕妇,其孕妇本人或胎儿的生父曾被诊断为哮喘、过敏性鼻炎或者湿疹。在分娩前2-5周每天服用含益生菌的膳食补充剂,连续服用至产后6个月,其新生儿从出生服用至2岁。4岁、6岁时分别检测湿疹发病率。结果显示两年时宝宝过敏发生率显著降低49%,补充HN的婴儿在出生头两年发生遗传过敏性湿疹的可能性更低。超过6年宝宝过敏发生率持续有效减少累积发生率44%。[9]年国际过敏组织(WAO)在益生菌对过敏性
疾病预防指南中认为,尽管目前使用益生菌预防儿童过敏疾病的证据不足,但是推荐在存在家族过敏史的情况使用可以获益:(1)对于发生过敏性疾病高风险的婴儿,母亲在妊娠后期使用;(2)对于发生过敏性疾病高风险的婴儿,母亲在哺乳期使用;(3)对于发生过敏性疾病高风险的婴儿,出生以后婴儿使用。推荐使用LGG、乳双歧杆菌和其他双歧杆菌或混合菌。[10]如何看待益生菌缓解过敏的效果性?很多妈妈会发现,为啥即使我家孩子使用了文中所说的缓解过敏的菌株,宝宝依旧是给反复湿疹?反复鼻炎哮喘?有啥有的宝宝使用效果显著,有的孩子不明显呢?其实对于益生菌,对于婴幼儿的菌株,目前基本都是食品标准,不是药品。所以对于其作用效果,家长要持有一种开放性态度,可能对宝宝有用,可能是无效的,益生菌制剂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缓解过敏的形式,但是由于过敏机制太复杂,并不能保证其百分百有效,况且目前临床研究相对较少。世界过敏组织专业委员会回顾了益生菌防治过敏疾病的临床证据,并得出如下结论:益生菌的安全性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没有明确证据表明单独应用益生菌在控制过敏反应的发展或治疗长期过敏疾病中有明确效果。益生菌在宝宝过敏的治疗中可以作为一种新型辅助方法,但是绝对不是主导的作用,当宝宝出现过敏性疾病时,还是需要是就医,听从医生建议下,适当使用益生菌制剂。影响益生菌缓解过敏效果性的因素1)宝宝始终存在潜在过敏原:对于孩子使用益生菌缓解过敏过程中,一定要确认宝宝完全回避过敏原。若宝宝持续性接触过敏原,比如饮食中含有过敏原,宝宝一边不断摄入过敏原,一边使用益生菌,其缓解作用肯定受到影响。因此一旦孩子出现过敏疑似症状,要先给孩子进行过敏原检测,明确过敏原,帮助孩子回避过敏原!2)益生菌用量不足及持续食用时间短,则不利于益生菌在宝宝肠道内定殖,缓解过敏效果差。一般建议至少需要坚持三个月:开始服用益生菌的1-4周内,益生菌会和肠道内已经存在的有害菌及中性菌展开竞争,包括竞争营养、竞争生存空间、竞争能在肠道壁上附着的位置;在4-8周这个阶段,益生菌会逐渐占领上风,这时肠道内的有害菌数量已经低于益生菌。坚持服用益生菌8—12周,益生菌和体内原有有益菌一起协同作用,在肠道内的比例越来越高,有害菌的比例越来越低。3)菌株选择不合适当妈妈为过敏宝宝选择某个菌株补充时。密切观察孩子身体变化。如果说食用一段时间效果不明显甚至加重,建议可以给孩子换用其余菌株尝试。每个孩子体质不一样,因此对每个菌株的适用性也不同。温馨提示在后台曾有妈妈给我留言说,疫情期间,孩子哮喘犯了,本医院雾化的,但是由于疫情此次便选择了短双歧杆菌M-16V菌株,使用后孩子哮喘虽然没有完全康复,但是孩子至少不用雾化啦。这是一个有效的案例!那么有没有无效的案例?当然也是有的!所以针对于宝宝过敏到底有没有必要使用益生菌制剂的问题上,小编建议是建议妈妈结合孩子自身情况来看,有了疑似过敏症状,医院确认是不是过敏!妈妈尤其是春季也不要看见孩子起疹子及时过敏,也可能是感冒引起的幼儿急诊、病毒引起的风疹、或麻疹。孩子选择食用益生菌,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结合孩子身体情况去合理搭配使用,配合医生药物或者饮食回避法则,辅助缓解过敏,作为一种新的尝试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fkwih.com/zzgs/14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