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疹性荨麻疹秋季常见皮肤病


丘疹性荨麻疹是一种因昆虫叮咬而出现的以棱形红色丘疱疹或风团为主要特征的迟发型变态反应疾病,春秋季发生较多。皮疹多发于躯干、四肢伸侧,群集或散在,为绿豆至花生米大小略带纺锤形的红色风团样损害,有的可有伪足、中央顶端常有小水疱、内容物清、周围无红晕。幼儿患者皮损红肿显著,并见大疱,常有剧痒而影响睡眠,搔抓可引起继发感染。皮疹经1~2周消退,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但有新疹可陆续发生使病程迁延较久。

主要病因:丘疹性荨麻疹主要因蚊虫叮咬导致,患者若变换生活环境,不久即愈或停止发病,表明环境中有某些致敏物,因而有所谓“水土不服”说法。人蚤、犬蚤、猫蚤、虱、蚊、蠓、蚋、螨,特别是跳蚤的叮咬是主要的病因,有人用蚤及臭虫制成抗原做皮肤试验,90%患者呈阳性反应。

典型症状:突然发生的豌豆到指头大小的风团性红斑,中央有针头到豆大的丘疹。中期风团性红斑逐渐消退,而丘疹可继续存在1~2周。皮损的数目不定,一般是10个左右,三五成群或零星散布。丘疹顶端可有水疱、脓疱或结痂,另有一些含清亮液体的大疱,有的为出血性水疱或风团,因而风团、丘疹及大疱可同时存在。经过2~3天或1~2周后,皮疹即消失,可遗留暂时的色素沉着。

并发症:剧烈搔抓引起皮肤抓破、血痂或继发性感染,有时引起湿疹化或苔藓样化。疖、痈等皮肤化脓性感染可反复发生,有时可引起脓毒血症。皮肤真菌感染,如足癣、体癣也常见。真菌性阴道炎和巴氏腺炎是女性病人常见并发症,多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丘疹性荨麻疹一般采用外治法,可用1%薄荷三黄洗剂外涂,或50%百部酊外搽。口服中药需要在医师指导下,根据个体症状进行辨证用药,常用方药如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等。

丘疹性荨麻疹大部分可治愈,恢复后可遗留少量的色素沉着,反复发作或处理不当可形成单纯痒疹或结节性痒疹。随年龄的增长,症状会逐渐减轻,最终可停止发作。丘疹性荨麻疹经过口服及外用药物等综合治疗,多数患者能够治愈。

饮食调理:吃蔬菜、水果类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如大白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增加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对皮肤有好处。葡萄含有钙、钾、磷、铁等以及多种维生素,富含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少吃某些发酵的食品,如啤酒,有些病人对啤酒花过敏,有些病人则对食用酵母过敏,有些人则为食用真菌过敏。禁忌食用鱼、虾、蟹及其它海产品,容易引起过敏的一组食物,需要忌口。牛奶和鸡蛋在食物过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这两种食物过敏的病人不仅人数多,而且多数病情严重,因过敏而致死的病例屡见不鲜。

预防措施: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消除昆虫如猫、狗上的蚤,以及人蚤、臭虫等。在室内床铺、家具、草垫、墙角等处喷洒杀虫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fkwih.com/jbyf/1262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