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诺亚闪崩,谁叫你们不先跑的


作者:西北哽5月29日,港股康诺亚收于38.6港元,大跌24.46%。股价较最高点已跌下一半多,腰斩靠下一点。

可谓,八年创新少人问,一朝领跌天下知。

年,医药圈内赫赫有名的陈博从一手创立的君实生物离开,再起炉灶打造康诺亚的时候,应该也没想到。

最近,可能是有点不那么唯物主义的原因,公司名“康”开头的biotech公司都不怎么“康”,前有康宁杰瑞双抗KN三期临床没能成功,这次又有康诺亚的新药研发出了状况。

根据网传的会议纪要:康诺亚的IL-4Rα单抗CM原本准备近期申报上市,但在跟CDE沟通后,被要求公司补充长期、大样本人群数据。

CM是康诺亚最为看重的自免药物,主适应症是特应性皮炎。这其实并不是啥大病,就是皮肤上会有一块硬皮或者干裂皮肤,很不舒服又很痒,不容易治愈,抹激素类药膏可能会改善一些。

但因为患病的主要是年轻女性,这就成了一件大事。哪个美女愿意自己皮肤上有一片难看的皮炎?

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特效药物有刚性需求,康诺亚开发的正是这种特效药,所以这家公司被资本长期看好。

目前,国内对抗特应性皮炎的特效药物是赛诺菲的度普利尤单抗,年底经价格谈判进入医保。同样做自免药物的三生国健曾在沟通会上披露过度普利尤单抗在中国的大致销售数据:年3亿元左右,年超过10亿元人民币。

中国市场一向是自免药物的洼地,修美乐、恩利……这些明星品种没一个能在中国卖火。度普利尤单抗靠着对特应性皮炎的适应症,算是中国市场上自免药物中的另类。

而且,度普利尤单抗还真没沾医保多大的便宜。众所周知,近两年国谈药进院难是个普遍现象。度普利尤单抗虽然进了医保,医院开不出处方的问题。米内网测算,年全国药店渠道卖出的度普利尤单抗占到约3亿元。患者们用钱投票:

▌宁可自费也要用!

这样的市场效果,让国内企业垂涎欲滴。其实,国内做IL-4Rα靶点的不少,包括三生国健、康方生物、恒瑞医药、绿叶旗下的博安生物、上海麦济生物,准备IPO荃信生物等,其中进度最快的就是康诺亚的CM。

3月28日康诺亚披露过一次CM的临床进展,称一项16周的III期临床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公司准备发论文、上学术会议,并且打算立刻提交上市申请。

眼看10亿市场在招手,怎么就突然一盆冷水浇在头?

5月29日传出CDE要求的长期数据,其实不是最新的要求。年11月,就是CM在临床期间,CDE就推出了《特应性皮炎治疗药物临床技术指导原则》。

人家CDE说得挺明白:使用系统性药物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患者,都是外用药膏抹不好的中重度,而且这病有长时间持续、反复发作的特点,所以,“对长期疗效维持数据至少需52周”。平心而论,

▌CDE的要求的确有点高

度普利尤单抗年之前至少进行过4项特应性皮炎的III期临床,其中3个临床都只设计了16周的方案,只有一个联用药膏的临床观察了52周:

(度普利尤单抗开展的4项特应性皮炎研究)

但是,CDE出于安全性和疗效的考虑,观察52周也是合理的;而且前有度普利尤单抗压阵,中国企业如果只拿出一个16周的非劣数据,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

不管怎么说,52周的规则是在去年11月份定下的。康诺亚在今年3月底热情满满地认为:自己能凭借16周的临床数据获批,这本身可能就有点一厢情愿。可能都怪一句歌词:

▌爱你不跪的模样

市场冷静下来后,有的认为康诺亚新药上市虽然被推迟,但只差时间,不差疗效,股价属于被错杀;也有的认为港股biotech整体情绪崩溃,康诺亚只是撞枪口。

但是谁能保证:等到52周时候康诺亚还是一条好汉?

其实还得怪散户看不透。今年3月底,在康诺亚发布III期临床利好的公告之前,高瓴已经宣布减持了万股康诺亚,持股比例降到4.9%。减持完后,康诺亚还涨过一轮,当时不少人觉得高瓴看走了眼。

现在想来,还是有人先知先觉。




转载请注明:http://www.fkwih.com/jbjj/1697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