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多个区县出现暴雨到大暴雨,面对汛期,7月13日,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葛兰提醒市民要警惕虫咬性皮炎。3天前,市民刘可在清理淤泥时,不慎被虫咬伤,出现红肿,当时,她并未在意,只涂了点花露水。但到了晚上,刘可的腰上和肚子上开始长红肿小包,不仅奇痒无比,还伴有组织液渗出。于是,医院,接诊的正是葛兰。“刘可患的是虫咬性皮炎。”葛兰说,随着汛期的到来,该院接诊的被蚊虫咬伤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多。其中,不少是青少年、幼童。虫咬性皮炎最为常见。“虫咬性皮炎属于过敏性皮肤疾病。”葛兰介绍,其病因是被蚊虫叮咬或接触某些蚊虫所导致的皮肤过敏反应。虫咬性皮炎主要表现为被叮咬部位出现红肿、风团(隆起于皮肤、黏膜表面的水肿性斑块),往往伴有明显瘙痒或轻度的麻木、刺痛。如何应对虫咬性皮炎?“如果是普通的蚊虫叮咬,可以用肥皂水、香皂水等碱性溶液涂抹;如果普通的止痒手段效果不佳,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或者使用含有弱效或者中效的激素软膏外用,如糠酸莫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等,以减轻皮肤的炎症;如果蚊虫叮咬面积比较大,单纯外用药物无法缓解瘙痒,口服抗组胺药可以有效减少组胺释放,起到全面止痒的疗效。”葛兰提醒,除了普通止痒外,另外两种方法,都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葛兰介绍,预防虫咬性皮炎,首先在接触洪水时,穿戴防水手套、雨靴等防护用品,减少皮肤直接接触污水;在接触洪水或雨水后,及时用干净的水冲洗身体,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搓洗,以免损伤皮肤,同时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其次,注意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周围的积水、垃圾、污物,消灭蚊虫滋生地,及时对环境进行消毒,减少污染及蚊虫叮咬的机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fkwih.com/hlcs/16892.html